仁科百华快播 五谷中的“黍”和“稷”你分得清吗?
黍和稷齐是禾本科黍族稷属的食粮作物, 原产于我国,发祥十分早。
《本草撮要》纪录:“稷与黍一类二种也,粘者为黍,不粘者为稷,稷可作念饭,黍可酿酒……其色有赤、白、黄、黑数种,黑者禾稍高,今俗通呼为黍子,不复呼稷矣 。”黍去壳,即是黄米,别号大黄米、秫米、红莲米,煮熟后有粘性,不错酿酒、作念糕;稷又称粟,俗称小米,适合于煮粥蒸饭食用。
性味归经及功效
亚洲黄色黍味甘,性温或微温,归脾、胃、肺、大肠经,具有意气补中,除烦止渴,解毒的功效。《神农本草经》纪录其“益气补中,多热、令东谈主烦”;《饮膳正要》纪录:“冬气寒,宜食黍,以热性治其寒”。
稷味甘性平,归胃、脾经,具有和中益气,凉血解暑的功效。孟诜云:“稷,益诸不及。山东多食。服丹石东谈主发烧,食之热消也。”
张开剩余68%养分身分比拟
每100克黍米卵白质13.6克、脂肪2.7克、能量356千卡、碳水化合物71.1克,含有18 种氨基酸、多种维生素(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B3、维生素E为主),还含有β-胡萝卜素,常量元素有9种,镁、钙、磷含量较高。
稷米富含卵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E、锌、铜、锰等养分元素,每100克稷米含有热量342千卡、卵白质9.7克、脂肪1.5克、碳水化合物72.5克。
常用食疗方
1.黍米粥(出自《寿亲养老新书》)
作念法:黍米40克,阿胶30克(炙,为末)。黍米淘净煮粥,临熟下阿胶末吞并,空心时食。
功效:补中庸胃。适用于大哥体弱,下痢不啻,日渐黄瘦无力,纳食减少。
2.三米粥(出自《民间方》)
作念法:高粱米、黄米(黍米)、粳米各30克,白糖适量。将高粱米、黄米、粳米淘洗干净后,一齐放入锅中,加适量水煮粥,至粥将熟时加白糖拌匀即可。
功效:健脾止泻。用于赤子脾虚气弱、消化不良引起的泄泻,或便下黏液、形瘦面黄、肚腹虚胀等的食疗。
3.海参黄米粥
作念法:黄米(黍米)半碗,水发海参1个。小葱、嫩姜、食用油适量。将半碗黄米淘洗干净泡在碗里;将发好的海参切片、葱切丁、姜切丝。锅内入净水煮开,将黄米倒入煮沸后将切好的海参放入锅中,大火煮沸后再煮5分钟,其间用勺子陆续搅动,加入姜丝,之后用小火煮约25分钟,其间不要掀开锅盖。加入少量盐以及白胡椒粉,滴几滴香油撒上葱花,关火即可食用。
功效:肾益精、养血润燥,缓解疲钝、滋阴养颜,退守伤风。
4.羊肉稷米粥(出自《本草撮要》)
作念法:羊肉100克,稷米( 小米)100克,葱、食盐各适量。将羊肉洗净切丁,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煮至八锻真金不怕火,再放入稷米、葱、食盐即可。
功效:补中益气,温肾祛寒。
5.红枣稷米粥
作念法:红枣10枚,稷米100克,冰糖适量。将红枣洗净、去核;稷米淘洗干净,与红枣一同放入锅中,加净水适量,先用大火煮沸,再改用小火徐徐熬,待粥熟前加入冰糖即可。
功效:补虚益气。
6.田鸡金稷羹
作念法:小田鸡10只,稷米60克。适量盐、味精。田鸡屠宰后,挑掉内脏,洗净切小块待用;先将稷米投下砂锅,加入适量净水,待其煲煮熟透后再投下小田鸡块,直至煲烂。食时调入味精、盐即成。
功效:温肾健脾补虚,尤其符合体弱之赤子食用。
供稿:大理州中医病院仁科百华快播
发布于:北京市